偏方大全 自制玉屏风散防感冒 玉屏风散给体质虚弱者加了一面“挡风(风邪)墙”。体弱者预防感冒的“屏风”冬春交替,多发感染性疾病,有些体质虚弱的人,更免不了来几场感冒发烧。中药名方玉屏风散由我国元代医家危亦林创制,是体质虚弱者预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良方,不妨一试。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齐文生介绍,“玉屏风散”是中医预防体虚感冒的专方,主要提升患者的“正气”以抵御外邪,适合于健康人和亚健康人。此... 2025-09-24 16:25:38 12
偏方大全 疏通气机治胃瘫 胃癌及各种腹部疾病病人在接受手术后,经常会发生胃动力紊乱综合征,最终导致胃功能性排空障碍,进而使患者的胃处于“罢工”状态,而受“雪上加霜”的痛苦。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医科科主任刘志强博士针对这一十分棘手的并发症,将胃瘫分型,采取针灸结合中药汤剂辨证施治,效果良好。胃癌、肠癌、食道癌、胰腺癌等手术后的胃瘫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饱胀、腹痛、反酸、呃逆、恶心和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混有... 2025-09-24 16:25:38 12
偏方大全 治疗霉菌阴道炎用中西结合 本病是一种常见的阴道炎,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多自肛门部传染而来.一般与手足癣无关。阴道酸度PH值为5.5—6,5时适于白色念珠菌繁殖.阴道中糖原增多,酸度增加时,霉菌殖迅速而引起炎症,故多见于孕妇,糖尿病人及接受雌激索治疗者,也可见于长期应用抗生素者。念殊菌可存在于人的口腔、肠道和阴道粘膜而不引起症状,这三个部位的念珠茵可以互相传染,当局部条件适合时易发病。主要症状为外阴搔痒,灼痛... 2025-09-24 16:25:38 12
偏方大全 中西医综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AS)属中医骨痹范畴,中医治疗原则是以辨证施治为主,祛风散寒,利湿通络,活血化瘀,解毒消肿,补肾健骨,调节整体。AS早期以实证为主,以湿热风寒、瘀血相挟杂为主,晚期则以虚实夹杂,虚证为主,肾虚为本,治疗应以滋补肝肾为本,兼顾清热、活血、祛寒、止痛。1.辨证施治临床常见证候可分五型:①寒湿痹阻,腰骶部疼痛,腰脊强直,俯仰困难,腰酸膝软,沉重乏力,畏寒喜暖。处方:羌活、独活... 2025-09-24 16:25:38 12
偏方大全 当归芍药散治疗直肠术后综合症 当归芍药散是仲景为“妇人腹痛”而设。由当归、芍药、川芎、茯苓、白术、泽泻组成,有养血柔肝、健脾化湿的功效。笔者以此方治疗直肠术后综合症,收获显著,现举例介绍如下:李××,女,52岁。1994年11月12日初诊。患者腹痛3天,阵发性加剧,拌头晕。半年前曾作直肠手术,术后3个月,腹胀痛频发,经医院多次检查诊为直肠术后综合症,服中西药罔效。3天来腹胀痛加剧,来我院诊治。症见消瘦,面色咣白,... 2025-09-24 16:25:38 11
偏方大全 研究中西医的互补性4 自从basedovsky1977年以大量实验依据提出著名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nei网络)学说,这样,过去认为各司其职的神经、内分泌、免疫3个系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网络系统,并以下丘脑为联结中枢(4),这是现代医学向整体观念的一大发展与进步,但还缺少调节平衡的手段,却是可以为我所用。1995年在皮质酮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胸腺hpat轴受抑模型其实亦就是nei网络受抑模型)观... 2025-09-24 16:25:38 12
偏方大全 中西药合治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综合征,它包括多种症状和体征,涉及躯体和心理的方面。其以心境低落或悲伤,丧失兴趣或快乐观为诊断要点,伴见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疲劳感,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明显减退,常有焦虑、紧张,严重时有自杀意念或行为。据有关方面统计,在全世界大约有三亿多人患有抑郁症,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医务人员对抑郁症的认识有了提高。由于抑郁症患者,尤其是轻度或中度的患者... 2025-09-24 16:25:38 12
偏方大全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21例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是由于血管痉挛、血栓形成及外部压迫等原因导致视网膜内层血供受阻,引起视网膜的急性缺血,视力严重下降。本病是眼科致盲急症之一。我科于1995年3月~2001年3月收治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21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抬疗,取得了满意效果,兹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1例,其中男18例,女3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66岁,平均54岁;右眼14例,左眼7例:职业:汽车司机3人,机... 2025-09-24 16:25:37 12
偏方大全 沈自尹院士是怎样对“证”进行研究的?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区别于现代医学及其他传统医学的一大特色,“证”是中医辨证的基础,也是中医的精华所在,进行中医现代化研究,势必要触及“证”本质的研究。中医证候的本质是什么?如何使中医证候客观化?沈自尹院士遵循着中医学自身发展的规律,对肾阳虚证进行了将近半个世纪的研究,终于首次在国际上证实了肾阳虚证有特定的物质基础,并将主要调节枢纽定位在下丘脑,为中医向现代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研... 2025-09-24 16:25:37 11
偏方大全 中西医结合治中风 中风又名“卒中”,临床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歪斜、舌强语塞、半身不遂、肌肤不仁”为主要表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世纪在人类健康的十大杀手中,中风位居第二,全世界每年因中风而死亡的人数多达510万。其致残率高,存活患者也大都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尤以偏瘫、失语、认知障碍为常见,不但为患者及家属带来巨大的痛苦,也为社会及家庭增添了沉重的负担。目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孙远... 2025-09-24 16:25:37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