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大全 配合中医“望闻问切”有技巧 医生:中山一院中医科副教授秦鉴采写:记者邱瑞贤通讯员陈起坤说起看中医,大家都知道讲求“望、闻、问、切”,但是临床经验告诉我,如果碰上一个“会看病”的患者,凭其适当配合可使中医诊断更加准确、迅速。别小看这些看病的技巧和小节,对于中医来说,很多时候一层口红几滴香水就可以让医生误诊。“望”:勿涂口红勿刮舌面“望诊”主要是医生通过视觉获得与诊断有关的信息,自觉或不自觉地掩盖自己的表象会影响医... 2025-09-24 16:25:47 13
偏方大全 中医面部辨病术是什么 察面,是古老医学流传至今的"望诊"内容之一。这里先说一个故事,据《史记》记载,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路过齐国,见到齐桓侯,一看齐桓侯的面部神色有患病的征象,就对他说:"您有病在肌肤,不治就将深入。"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出去后,桓侯对左右说:"医生为了挣钱,竟想诳治没有病的人。"过了五天,扁鹊又见了桓侯,告诉他病已进入血脉。又过了五天,说病已进入肠胃.可齐桓侯仍讳疾忌医,不予理会。... 2025-09-24 16:25:47 13
偏方大全 中医的望闻问切(一) 中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了四种论断疾病的方法,这就是望、闻、问、切四诊。望诊就是医生运用视觉来观察病人全身或局部的神色形态的变化;闻诊就是医生凭听觉和嗅觉辨别病人的声音和气味的变化;问诊就是医生凭听觉和嗅觉辨别病人的声音和气味的变化;问诊即通过询问病人和家属,了解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以及目前症状及其它与疾病有关的情况;切诊包括切脉和按诊,是切按病人的脉搏和触按病人的皮肤手腹部... 2025-09-24 16:25:47 13
偏方大全 中医辨证各型便秘 辨证施治一实秘1.肠胃积热症状:大便干结,腹胀腹痛,面红身热,口干口臭,心烦不安,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治法:泻热导滞;润畅通便。方药:麻子仁丸。方中大黄、枳实、厚朴通腑泻热,火麻仁、杏仁、白蜜润肠通便,芍药养阴和营。若津液已伤,可加生地、玄参、麦冬以滋阴生津;若兼郁怒伤肝,易怒目赤者,加服更衣丸以清肝通便;若燥热不甚,或药后通而不爽者,可用青鳞丸以通腑缓下,以免再秘;若热势... 2025-09-24 16:25:46 13
偏方大全 对脾胃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 我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治疗脾胃病的经验,现将对脾胃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总结于下:一、脾胃生理特点在于升与降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其功能特点主要集中于升与降。脾主运化,布化精微而升清;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而主降浊。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脾不健运,则清气不升;胃不和降,则浊气不降,反升为逆。脾为阴脏,胃为阳腑,互为表里,一升一降,升降相因,不但主持着水谷的腐熟,精微的布化,而且... 2025-09-24 16:25:46 13
偏方大全 中医辨证施食与忌口 俗话说“吃药不忌嘴,跑断医生腿”,这充分说明了忌口的重要性,不少中医文献中都有忌口的记载。但是,目前民间中的忌口可以说是太过于苛刻而且盲目。例如,曾碰到一肿瘤病人前来就诊,因食欲差要求服些开胃的中药。当问及他每天的饮食情况时真让我大吃一惊,他吃得几乎是天天稀饭、酱菜。问他为什么不吃些鸡、鱼、蛋等食物,他说:“家中人说这些都是‘发物’,不能吃”。问:“想不想吃?”他说:“很想吃”。我说... 2025-09-24 16:25:46 13
偏方大全 中医治疗阿米巴痢疾 中医药治疗(1)湿热阻滞:腹痛、腹泻,下痢脓血,黏液.呈暗红色果酱样,腐败恶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除湿,行气活血。方药:白芍12克、当归10克、木香10克、槟榔10克、连翘10克、黄连10克、生大黄8克、肉桂3克、生甘草6克、鸦胆子5克。(2)疫毒蕴肠:下痢鲜紫脓血或血水,腹痛剧烈,或壮热口渴,头痛烦躁,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滑数。治法:清热凉血,解毒化浊。... 2025-09-24 16:25:46 13
偏方大全 经方治疗呼吸系疾病 呼吸系疾病为临床常见,笔者以仲景方药治之常获良效。总结如下:一、急慢性支气管炎并感染方药由射干麻黄汤、麦门冬汤、小青龙加石膏汤组成:射干、麻黄、细辛、紫苑、款冬花、五味子、半夏、麦冬、党参、甘草、桂枝、干姜、生石膏、生姜、大枣。具有清气宣肺、化痰止咳、抗感染作用,为急慢性支气管炎并感染的常用有效方药。一46岁女性患者,10余年来常咳嗽,畏冷,易感冒,动则汗出,近年频发,致使呼吸道反复... 2025-09-24 16:25:46 13
偏方大全 先兆流产的中医治疗 流产是指妊娠在28周前终止,胎儿体重在1000g以下者。发生在妊娠12周以内的流产称早期流产,发生在妊娠12周以后的流产称晚期流产。流产与染色体异常、接触有毒物质或药物、母体患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或生殖器官疾病、免疫因素或母儿血型不合等因素有关。根据流产的发展过程、特点,可分为先兆流产、难免流产、不全流产、完全流产、过期流产、习惯性流产六种。流产的主要症状是腹痛及阴道出血。先兆流产出血... 2025-09-24 16:25:46 13
偏方大全 龚廷贤妙用补法治臌胀 明万历年间某年初冬,鲁藩王朱三畏近50岁的妃子因惊风恼怒过度,出现腹胀如臌,右胁下有积块、刺痛难忍,坐卧不宁的表现,且伴有咳喘吐痰不止,大小便不利,四肢瘦弱,不能饮食,苦楚难禁。侍医多方施治都没有效果,于是张榜四方,遍求名医,一时献方赠药者无数,但均为分消利膈、除胀祛邪之法,结果越治病越剧,上下束手。有人举荐当时医生龚廷贤诊治。龚切妃子脉,六部虚浮散乱急促,脉跳难以计数,气口紧盛,认... 2025-09-24 16:25:45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