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大全 第250页

养生学会“冷处理”

养生学会“冷处理”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有太多的矛盾。如夫妻不和、邻里不睦、同事不谐等,这时候,可以用“冷处理”的方法,把正在闪射的“火星”冷却。“冷处理”,不仅是人们处理问题的一种手段,同时还是一种养生之道。养生学会“冷处理”[佛家养生百字诀]心理学家指出:适度的宽容,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都有好处,它可以有效防止事态扩大,矛盾加剧,避免产生严重后果。大量事实证明,不会宽容别人,亦会殃及自身。过于苛...
14
“四不”益寿又延年

“四不”益寿又延年

“不急不恼百年不老,不懒不馋益寿延年”,这句谚语听起来虽然简单,却说明了精神养生、运动养生和饮食养生有利于健康长寿的大道理。“不急不恼百年不老”,说明了精神养生的重要性,指平时性情平和,情绪乐观,遇事不急躁不恼怒可以使人健康长寿,保持青春活力。换言之,也就是说平时注意修身养性,并善于调节情志有利于健康。现代医学将人的行为模式分为两种,即A型行为类型(A型性格)及B型行为类型(B型性格...
14
强身回春的壮阳术

强身回春的壮阳术

导引术历史十分悠久,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已有记载,《素问·血气形志篇》曰:“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导引益精法就是通过导引以使性功能旺盛的方法,千百年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有强大的回春效果的。摩肾益精法肾主藏精,为人体生长、发育、生殖之源,生命活动之根,故中医称之为“先天之本”。通过按摩促进肾脏的气血循环,就能达到肾精旺盛的目的。一、侧身搓肾式①仰卧闭眼,两手握紧放在身体...
14
冬季如何不怕冷

冬季如何不怕冷

冬天,可能周围的人并不感到寒冷,而你却手脚冰凉,甚至冷得发抖,这说明你可能患了畏寒症。畏寒症又叫做寒冷过敏或植物性神经失调症,典型症状为手脚凉、腰酸痛、腿怕风、胃容易受寒。另外,还会引起诸如头痛、气喘、血压低、排尿不畅、汗多等问题。饮食:寒性食物如啤酒、冰淇淋、生蔬菜和水果会让身体发冷,要注意勿过量摄入,而且要尽量避免晚上食用。热性食物则可以使身体温暖。肉类:牛肉、鸡肉、羊肉;海产:...
14
养生新说:像猫咪一样睡觉

养生新说:像猫咪一样睡觉

英国猫科动物专家观察发现,大多数家猫的睡觉方式在多数时间里为身体向右侧卧,后肢微屈;前右肢自然屈于身体右侧接近头部,左肢自然向下并微微伸直。这和我国中医提倡的人的标准睡眠姿势非常相似中医强调睡眠姿势为“卧如弓”,其标准姿势为:身体向右侧卧,屈右腿,左腿伸直;屈右肘,手掌托在头下;左上肢伸直,放在左侧大腿上。中医认为以这种姿势入睡不损心气,像猫一样蜷卧后大脑很快就能静下来,由兴奋转为抑...
14
食物里的“救火队员”

食物里的“救火队员”

深秋天气干燥,口干舌噪易感冒,经常气郁上火烦躁不安者,可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自查:你究竟哪里有火上焦有火 (上焦指心肺部位)症见口干、舌烂、唇裂、目赤、耳鸣,甚则微咳。中焦有火 (中焦指脾胃部位)表现为时而胃火亢盛,食不知饱,时而嗳腐吞酸,呃气上逆,脘腹胀满,饮食少进。下焦有火(下焦指肝、肾、膀胱、大小肠部位)表现为大便干,小便少且黄赤,混浊有味,阴部时痒,妇女白带多,甚至带黄。★...
14
秋季健身项目慎选

秋季健身项目慎选

秋季气温适中,是人们健身的好时机,但为了收到良好的效果,不同人应根据年龄、体质、爱好等不同,选择不同的健身项目。健身教练建议:秋季健身可以选择登山、冷水浴、太极拳和健身舞等方式。登山能增强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使人的肺活量及心脏收缩力增大。此外,秋日郊游登山能使人吸收空气中更多的负氧离子,对人的神经系统具有良好的营养和调节安抚作用。登山比较适合中、青年,儿童和老年人在体力允许的情...
14
药王孙思邈的养生妙法

药王孙思邈的养生妙法

药王孙思邈在西魏时代出生,相传活到141岁才仙逝,其长寿心得必有过人之处。但事实上幼时的孙思邈体弱多病,所以才因病学医,总结了唐代以前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编成两部医学巨著———《千金药方》和《千金翼方》。孙思邈的养生之法相信会对您有所裨益。发常梳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早晚各做10次。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经常“梳发”,可以防止头痛、耳鸣、...
14
要善用饮食疗法来降低血压

要善用饮食疗法来降低血压

常食药粥①胡萝卜粥:用鲜胡萝卜120g切碎,同粳米100g煮粥食用。②芹菜粥:连根芹菜90g切碎,同粳米100g煮粥食用。③大蒜粥:大蒜30g放入沸水中煮1分钟后捞出,再取粳米100g放入煮蒜水中煮成稀粥后,重新放入大蒜再煮一会儿食用。④荷叶粥:用鲜荷叶一张煎汤代水,同粳米100g煮粥经常食用。⑤葛根粉粥:用葛根粉30g,粳米100g同煮为粥,作为早餐食用。药膳验方常吃药膳对防治高血...
14
饭后百步走的讲究

饭后百步走的讲究

对老年人来说,饭后即行走并非有益。特别对患有冠心病的老年人来说,餐后胃部膨胀可反射性引起冠状动脉收缩,使心肌供血减少。虽然行走对青壮年来说只是一种轻体力运动,而对老年人,尤其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可能是一种达到中度以上的运动,容易加重心脏负担。如果老年人患有冠心病,心脏负担加重与供血不足的结合,就有可能加大心肌缺血供氧程度和范围。因此,老年人餐后可适当休息,以改善心肌供血。老年人的步...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