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大全 第255页

中餐滋补菜与洋餐滋补粥

中餐滋补菜与洋餐滋补粥

中餐边研究健康菜谱边推新菜品,而洋快餐则“另走旁道”推出了滋补粥和滋补汤。随着岁末寒冬来临,北京大小餐馆开始打起了“滋补”的主意,纷纷借助“进补”揽客。据了解,开业就以养生为主要经营方向的百年翰林谭家官府菜,在推出其极品的黄焖鱼翅、香满坛、罗汉肚等百年名菜后,近日正式推出断代许多年的传统名肴“鹿肉主题菜和裙边菜肴”。酒楼经营者刘为平表示,很多消费者在就餐时喜欢问什么最补,而“鹿肉”进...
14
“寺院菜”健康清新

“寺院菜”健康清新

我国民间早在先秦时就有素食风俗。佛教传入我国,汉族僧侣“持斋吃素”,寺院素食烹饪发展起来,在人们饮食生活中别树一帜,推动了民间的素食风俗。梁武帝时,南京建业寺有一僧厨,素菜烹调技艺精湛,“一瓜可做数十肴,一菜可变数十味”。唐代湖北梅山五祖寺的煎春卷、烫青芽、烧春菇和白莲汤,制作精美,是佛门弟子的美食。五祖寺的春卷是采用寺院山上的野菜,配上豆腐干、豆豉汁、面筋泡和各种调料,外用青菜叶或...
13
猪胰淡菜汤

猪胰淡菜汤

配方:猪胰1只,淡菜100克,食盐5克。做法:先将淡菜用清水浸泡20分钟,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煎煮约10分钟后,再将洗净切好的猪胰下入,文火煨熟后,加盐即可食用。功能:此汤可益肺补脾,补精润燥。取中医脏器疗法,以脏养脏之义,对治疗糖尿病,有一定疗效。单独服饮或佐餐均宜,并有消瘿瘤之功效。...
14
五谷杂粮也治病

五谷杂粮也治病

一说到进补,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各种补药、肉类或山珍海味。其实,我们常吃的五谷杂粮也是很好的补药。中医有“药食同源”的说法,五谷杂粮也可用来防治疾病,又经济实用,且没有副作用。大米又名粳米,味甘性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渴的功效。春天气候干燥,早晚喝点大米粥,可以让您远离口干舌燥的困扰。特别需要提醒糖尿病患者的是,大米不同的烹调方法对血糖的影响不同。研究表明,等量大米煮成的干...
14
长寿并不难,从豆芽开始

长寿并不难,从豆芽开始

根据近代老年医学研究,在有益寿延年功效的10种食品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黄豆及黄豆芽,排在第六位的是绿豆和绿豆芽。韩国的调查也表明,长寿老人中普遍没有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等疾病。专家分析,这是因为豆芽中含有大量的抗酸性物质,具有很好的防老化功能,能起到有效的排毒作用。小编推荐:柔嫩女人吃出来慈禧与“八珍糕”的故事在所有的豆芽中,黄豆芽的营养价值最高。研究证明,黄豆发芽后,胡萝卜素可...
12
对症吃鱼药食兼得

对症吃鱼药食兼得

鱼肉中中维生素D、钙、磷、能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症。其中脂肪酸被证实有降糖、护心和防癌的作用。鲫鱼味甘性温。功效为利水消肿,益气健脾,通脉下乳,清热解毒等,主治浮肿腹水、产妇乳少,胃下垂、脱肛等症。带鱼可补五脏、祛风、杀虫,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皮肤干燥者尤为适宜。可作为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辅助疗法。烟民不妨多吃鱼-研究发现,鱼肉中含有的氨基酸可遏止动脉硬化,减少吸烟的人死于心脏病及中...
12
男到中年要保养

男到中年要保养

奔波于社会,家庭和事业之间的中年男人最容易“透支”的就是健康。许多中年人都经历过情绪低落,容易疲劳,不愿运动,失眠,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的“亚健康状态”。长此以往,各种各样的疾病就会悄然袭来。看男明星是怎么运动护肤的长期在办公室工作吃点啥做文字工作或经常操作电脑的人容易视力下降,维生素A可预防此症。每星期吃三根胡萝卜,即可保持体内维生素A的正常含量,整天呆在办公室日晒的机会少,易缺乏维...
12
素食者及老人还应补点啥

素食者及老人还应补点啥

美国专家认为,维生素B12缺乏现象比医生以前认为的更普遍,尤其是素食者和老人是最容易缺乏维生素B12的人群。专家建议,素食者和老人应摄入维生素B12补充剂。维生素B12对维持健康的神经细胞和血红细胞至关重要,缺乏维生素B12会导致很多疾病,轻则出现疲劳和轻微头晕,重则神经受损、贫血和痴呆。位于波士顿的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安东尼·科马罗夫说,以前医生普遍认为维生素B12缺乏的唯一症状是一...
12
吃素能防冠心病吗?

吃素能防冠心病吗?

素食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以调节代谢功能,加强皮肤的营养,并且能降低摄入的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量,防止胆固醇进入血液,减少肥胖症、高胆固醇血症和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但是,人如果长期素食,会由于食物过于单调,营养不平衡,反而易患心血管疾病。心血管专题素食的脂肪含量极少,但人体每昼夜对脂肪的需要量,最低限度应保持在65克,而且植物蛋白永远代替不了动物蛋白。只有把植物食品和动物食品按一定比...
12
上班族适用的养生功四式

上班族适用的养生功四式

缓慢调息呼吸的养生功法,上班、回家,随时可做,适合所有年龄的上班族。[一式]曲中求直(坐式功)1.坐定,不靠背,双手至于腿上自然放松,把呼吸调匀。2.以鼻缓缓吸气,握拳,拳心朝上置于身体两侧。3.曲肘、挺胸、腰打直、头往后仰。4.再以鼻吐气,颈手腰放下,两手慢慢张开。5.手心朝下,头回正,恢复原来姿势,全身放松。提醒:每回练7次,一日可练3~4回。练习时保持稳定、中正、轻松,动作和缓...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