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大全 第289页

伤食的病因以及中医治疗法

伤食的病因以及中医治疗法

吃肉太多:引起食欲不振,腹部胀痛,呃逆想吐。可用山楂肉90克,炒焦后研成细末,每次15克,用温开水送服,每日两次。吃牛肉引发不适,可用干稻草一把,煎成浓汤趁热饮服。食狗肉、羊肉太多引起不适,可用山楂14颗、杏仁24粒煎成浓汤服用。吃面食过多:导致厌食,腹部胀痛,可用神曲30克、炒萝卜籽10克、麦芽10克,水煎服,一天一次,分三次服完。吃谷类太多:引起食欲减退,可取米饭锅巴(小米、粳米...
12
面对暴饮暴食中医护胃有方

面对暴饮暴食中医护胃有方

对于平时没有胃部不适,只是在节假日暴饮暴食而吃撑了的人,规律而清淡的饮食是最好的治疗建议。若是餐后的饱胀感依然不消,中医称为“食滞”,意即消化不良。短期服用帮助消化的消食之品可以获得缓解,如山楂、麦芽、谷芽等,每次各二钱左右,热水冲泡后饮用或直接服用皆可,但症状消除后必须停服。若是平时容易胃部不适,加上春节期间饮食不节制,而导致症状复发或加重,出现胃部闷胀疼痛、频繁的嗳气或放屁、胸闷...
12
用中医方法辨证论治疗冻疮

用中医方法辨证论治疗冻疮

冻疮是严寒季节一种常见皮肤病,无论男女老幼均可以发生,但以妇女、儿童发病居多。常常在春季好转痊愈,冬季复发,且好发于手指、耳廓等暴露部位以及血液循环缓慢(血运相对不足)的足跟、足趾部。发生冻疮时,皮肤苍白红肿,触之冰凉,自觉灼痛,瘙痒,遇热痒剧。冻疮常常在暖和时因为剧烈瘙痒使人心烦意乱,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休息。采用中药外熏洗搽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当归、赤勺各12克,红花、细辛...
12
中医辨证治疗夏季感冒病症

中医辨证治疗夏季感冒病症

中医认为,冬春季感冒与夏秋季感冒在病因辨证及治疗上有一定的差别。冬春季感冒常因受外感风寒所致,而夏秋季感冒则常因受暑热、湿邪所致。夏季感冒有发热怕冷、头晕、身倦、四肢沉重、恶心呕吐等症状。应采用祛暑的方法进行治疗。症状较轻者可选用银翘解毒丸,症状较重且伴有咽喉肿痛者宜选羚翘解毒丸。此外还可用鲜芦根30克、鲜薄荷15克,煎汤代茶,治疗风热感冒初起轻症。伴高热者可用黄皮叶15克、鬼针草1...
12
捍卫免疫系统:中医有妙方

捍卫免疫系统:中医有妙方

当今社会,充满了压力。压力,使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岌岌可危,在此介绍“黄耆枸杞大枣汤”,常喝可以捍卫我们的免疫系统。黄耆枸杞大枣汤的药方很简单,其中黄耆四钱、枸杞子三钱、红枣七颗。用开水冲泡二十分钟后当茶饮,常喝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感冒及疾病的发生。黄耆能补脾肺之气,为补气要药;现代药学的研究认为,增强身体免疫力首推黄耆。枸杞子能滋补肝肾,大枣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三味药共...
12
运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肾炎

运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肾炎

慢性肾炎主要表现为长期水肿,血压较高,合并贫血,尿中有蛋白、管型等。中医辨证论治主要分以下几型:①水湿浸渍型:水肿明显,面色苍白,神倦,怕冷,腰酸伴胸闷、腹胀,小便不利,脉沉弦,苔薄舌胖等。有大量蛋白尿,血浆蛋白低。胆固醇升高,符合慢性肾炎肾病型。治疗应宣肺健脾行水。采用下列药物:麻黄9克,桑白皮30克,白术15克,防风15克,防己15克,陈皮12克,云苓皮30克,大腹皮15克,水煎...
12
别忽视宝宝的“地图舌”

别忽视宝宝的“地图舌”

带孩子的母亲可能偶尔会发现宝宝舌面上的舌苔出现了不均匀的剥脱,好像地图样的舌苔。这时家长就开始不放心,不知道孩子怎么了?还有的家长不把这个现象当做一回事而不去管他。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王应麟提醒家长,不要忽视孩子的地图舌。据王医师介绍,地图舌是在4-5岁的孩子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表现。地图舌出现后,一般无大的痛苦,但常伴有纳食不好,面黄肌瘦,盗汗夜惊,便溏或便秘,易感冒等症状。产生地...
12
看中医需要注意什么

看中医需要注意什么

中医诊病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其中望诊是诊病的首要环节,它包括了望精神状态、望面部气色、望舌苔、望舌质、望唇甲等诸多方面,它是患者留给医生的最初印象,对其他三诊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从中医角度说,面部不同的颜色、舌苔不同的色质所代表的病症是不同的,如:面色发黄提示脾胃不和消化不良,颜面浮肿、面色发黑提示有肾脏疾患,面色苍白大多见于贫血的患者,面色红赤多为高血压病,面色发青考虑肝脏疾...
12
发挥中医优势根治哮喘

发挥中医优势根治哮喘

入秋以来,哮喘增多。“内科不治喘”这句话,已成为患者的心病,曾有不少医生向哮喘病人说“此病好不了,服点药、打点针、输点液,减轻点症状算了,好是不可能的”。患者听后,如五雷轰顶,灰心丧气,据天津名医董国立教授半个多世纪治疗此病的经验,运用祖国传统医学理论为指导,此病完全是可以治愈的。治此病,用“宣肺祛邪”结合“扶正固本”已不下万例,(约60多万人次),均有良效。中医理论认为哮喘最初多是...
12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误区多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误区多

近两年中药治疗高血压日益受到群众的重视,但存在许多误区,以至于许多人对中药治疗高血压产生了不少偏见,影响了中医中药在高血压治疗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误点:中医药不能降血压持这种观点的大都是受西医学的影响。认为西医降血压起效快,中药不能把血压降下来,所以用中药无效。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中医学认为,同其他疾病一样,高血压也是由于人体阴阳气血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导致了阴阳的...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