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大全 第13页

痛经的针灸疗法

痛经的针灸疗法

一、辨证1、实证主要表现:下腹疼痛,通常起於月经期前,月经量少色暗紫挟有血块,下腹胀痛,血块排出痛减,胸乳作胀,舌暗紫或有瘀斑,脉沉弦;下腹泛痛连及腰背,月经量少色深红挟血块,苔白腻,脉沉弦。2、虚证主要表现:月经末期腹痛隐陷,得温或按压稍减,月经量少色淡,脉细弱,伴见恶寒肢冷,面色胱白,心悸,头晕。二、治疗1、实证处方:中极、次髎、合谷、血海、地机、太冲。针灸并用。下腹胀痛加四满、...
62
前列腺炎的针灸疗法

前列腺炎的针灸疗法

一、辨证1、湿热下注主要表现:小便混浊或夹凝块,尿道灼热感,尿中带血,口渴,会阴部胀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2、脾虚气陷主要表现:小便混浊,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小腹坠胀,面色无华,神疲,舌淡苔白,脉沉细。3、下元虚衰主要表现:小便淋漓,兼有白浊,迁廷日久,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4、气滞血瘀主要表现:会阴酸胀疼痛,分泌物少,腺体硬化,舌暗有瘀斑,脉弦涩。二、治疗1.湿热下注治法:清...
64
荨麻疹的针灸疗法

荨麻疹的针灸疗法

一、辨证突然起病,风团搔痒,形态各异,此卢彼伏,或疹块突起,或连成片。可因气候变化而加剧或渐减。急性患者消退迅速,按临床症状可分为如下几型。1、风热型主要表现:红色风团,皮肤奇痒,脉浮数。2、风湿型主要表现:风团色淡或色白伴有肢体困重,舌苔白腻,脉浮缓。3、肠胃积热主要表现:风团块,伴有脘腹疼痛,便秘或腹泻,苔薄黄,脉数。二、治疗施以泻法以祛风湿、清血热、主要选取脾与大肠经俞穴。局部...
61
针灸治疗头痛

针灸治疗头痛

头痛是指头颅上半部,即眉目以上至枕下部为止范围内的疼痛。是临床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辨证治疗:主穴:百会、风池、太阳1.肝阳上亢【诊断要点】头痛目眩,心烦易怒,夜寐不宁,面赤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处方】太冲、阳陵泉2.痰浊上扰【诊断要点】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滑。【处方】头维、中脘、丰隆3.肾精亏损【诊断要点】头痛且空,兼眩晕,腰痛酸软,神疲...
48
针灸治疗面瘫

针灸治疗面瘫

一般资料女4名,年龄分别为31、56、60、73岁。男2名,年龄分别为34、61岁。有2名女性为右面瘫,其他病例均为左面瘫。主要症状:口歪斜,鼻唇沟变浅,眼睑不能下合,不能皱额、鼓腮、蹙眉,噘嘴,露齿时口角下垂,面部被牵向健侧,舌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弦细。治疗方法:以针灸治疗,并以手法为主,治疗过程中不加用药物或电针。法则:祛风通络。处方:合谷、太冲、牵正、颊车透地仓,地仓透...
54
针灸治疗功血

针灸治疗功血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乃临床常见妇科疾病,是由于卵巢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属于祖国医学崩漏范畴。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月经失调为常见的月节律失常的病症。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针灸治疗科副主任医师黄秋贤、妇产科主治医师张佐峰等,本着调整气血运行、调整阴阳平衡、扶正祛邪的原则,采用择时针灸法治疗功血,并对无排卵型功血患者治疗前后做了血清激素测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2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瘫痪。临床以突然发生的一侧面部瘫痪,口眼歪斜为主症。常见以下二种证型。辨证治疗:主穴:地仓、颊车、阳白、四白、攒竹、颧髎、合谷1.风邪外袭:【诊断要点】突然口眼歪斜,面部感觉异常,耳后耳中隐痛,额纹消失;或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苔薄白或薄黄,脉浮紧或浮数。【处方】风池、翳风、外关2.虚风内动:【诊断要点】口眼歪斜,面部...
63
大鱼际揉法

大鱼际揉法

【动作定义】用大鱼际着力做轻柔和缓的转动,并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的手法【动作要领】医生沉肩,垂肘,腕关节放松,呈微屈或水平状,拇指内收,四指伸直,用大鱼际附着于治疗部位,稍微用力下压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做主动转动,并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动作要求】1.腕关节放松,动作灵活2.操作时以前臂做主动摆动,腕关节不可做主动外展摆动3.整个动作要求协调而有节律性4.频率为每分钟1...
95
针灸治疗呃逆

针灸治疗呃逆

一、辨证1、食积内停主要表现:呃声响亮,脘腹胀满,厌食,舌苔厚腻,脉滑有力。2、气滞主要表现:呃逆频频,胃脘胀痛,胸胁胀满,舌苔薄,脉弦有力。3、胃寒主要表现:呃声沉缓有力,得温稍减,遇寒尤剧,胃脘不适,舌苔白润,脉迟。二、治疗主要治则为和胃降逆止呃,食积及气滞者针以泻法;胃寒者针灸并用以祛胃寒。处方:膈俞、中脘、内关、足三里。食积加巨阙;气滞加膻中、太冲;胃寒者加上脘。亦可用拔火罐...
56
针灸治疗中风

针灸治疗中风

中风是一种急性疾病,它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言语不清或口呙为主要表现。它起病急骤,变化迅速而似“风”,故名中风。一、辨证一)中脏腑1、闭证:主要表现:突然昏仆,神识昏昧,两手紧握,牙关紧闭,面赤气粗,喉中痰鸣,二便不通,脉弦滑有力。2、脱证:主要表现:突然昏仆,神识昏昧,目合口张,鼻鼾息微,四肢软瘫,小便失禁,舌痿软,脉细弱。重者四肢逆冷,面红如妆,脉来浮大。二)中经络主要...
51